2014年教师节,习近平总书记与北师大师生座谈时指出:“一个优秀的老师,应该是‘经师’和‘人师’的统一,既要精于‘授业’‘解惑’,更要以‘传道’为责任和使命。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,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。”
时间倒推到1988年,35名海安教师或拖家携口,或抛家离子,跨越千山万水,来到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,在全国开启了群体支教扶贫的先河。30年来,先后9批计260位海安教师来到宁蒗。他们把宁蒗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,把宁蒗各族学子当作自己的嫡亲子弟,他们薪火相传、克服万难,用青春和智慧播洒文明,把人生最灿烂的年华留在了大山深处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。
智力扶贫的星星之火
宁蒗彝族自治县,俗称小凉山,地处云南、四川交界的莽莽群山之中,这里群峰耸立、重峦叠嶂、沟壑纵横,坡大箐深,聚居着彝族、纳西、普米等十二个少数民族。
1988年夏天,在海安、宁蒗两地政府的共同推动下,一个由33名老师组成的配备齐全而精干的办学团,踏上了西去支教的征程。初到宁蒗,摆在海安老师面前的不仅有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极其薄弱的教育基础,更有老百姓对海安教师振兴宁蒗教育、提高教学质量的疑惑,甚至排斥,这让支教老师们的肩上又多了一份沉重。
宁蒗县平均海拔2800多米,稀薄的空气,常常使老师胸闷气短,心跳加快,鼻孔流血。初去时,老师的饮用水都靠趟沟越坎从数里外一桶桶地抬回家,来回得一个多小时。遇上雨季,只能吃浑浊不堪的泥水。海拔高,沸点低,老师常常吃的是夹生饭。当地人爱吃辣的习惯,让海安老师饮食极不适应。有时从崎岖的山路下山到县城市场买点蔬菜回来,放上一个星期,已是“面黄肌瘦”。
最让海安老师难忘的是l988年8月初到宁蒗的当天晚上,就受到了冰雹和暴雨的“欢迎”。一时间,山洪引发的泥石流从山上倾泻而下,冲垮了堤坝,冲进了他们临时居住的木板房,还未打开的行李全部“泡了汤”。首任宁海中学校长梅德润号召全体支教老师手挖肩挑,挥汗如雨,用了整整一个星期,才清除了校园内积下的一尺多厚的泥浆,接着又购来木头搭建临时教室、饭堂。
宁蒗位于地震多发带,l998年8月下旬至11月,大小地震共1000多次,11月l9日晚的那场6.2级大地震,让海安老师经历了一场异乎寻常的生死考验,在防震棚搭起之前,他们露天寝宿3天。时值初冬,野外异常寒冷,许多老师患了重感冒和腹泻,当时有人甚至写好遗书放在枕下。尽管如此,海安老师仍咬紧牙关,无一人埋怨叫苦。在防震抗灾的两个多月里,除花一天时间搭防震棚外,他们未缺学生一节课。
面对如此严峻的考验,这些从遥远的江海平原赶来的拓荒者,以超人的毅力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,任劳任怨、默默耕耘,用他们辛勤的汗水滋润着小凉山这片古老的土地。
聚力打造的质量奇迹
环境艰苦尚在其次,更让海安老师揪心的是山里娃的学习基础:开学初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,宁海中学初二、初三人均均分语文、数学、英语均不及格,初一的基础竟达不到沿海小学四年级的水平。而且这些无拘无束的山里娃娃自由惯了,在其他学校可以边听课,边架起柴火烤土豆,甚至抓起猎枪上山打山鸡。
海安支教老师毕竟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,他们以崇高的信念、无私的奉献,用精神和行动塑造了支教群体的英雄形象。
朱朝书1993年支教到宁蒗民族中学。他忍受着强烈的高原反应,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之中。1995年,担任高三班主任的朱老师接到家中电报:年过七旬的父亲患病住院。朱老师心急如焚,他多想为父亲端茶递水,尽尽数年在外欠下的孝情!然而,高考在即,他无法分身。朱老师只能打发妻子回乡照料。父亲病情稍好,妻子将无人照顾的老父亲带到宁蒗。深明大义的老人,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,为了让儿子安心支教,毅然把自己终老的寿衣带在身边。老人一到宁蒗便一病不起,虽经全力抢救,还在9天后离开了人间。彝族乡亲在学校旁的山坡上堆起了高高的木垛,按照彝乡的风俗和最高的礼仪,为朱老师的父亲举行了葬礼。
丁爱军和蒋蓉夫妇可以称为支教线上的“最牛钉子户”。夫妻二人都是英语教师,他俩在宁蒗的支教生涯长达12个年头。由于宁蒗英语教育力量薄弱,丁爱军和蒋蓉基本都在任教高三年级。十几年都将精力扑在宁蒗的孩子身上,丁爱军和蒋蓉失去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机会,尤其是16岁的女儿。丁爱军说:“女儿小时候,每次我们回来,都会带她去超市买东西,尽量从物质上弥补她,女儿也乐得开心。但最近几年,女儿跟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少,似乎已经习惯有事自己扛着、忍着,逐渐形成了坚强独立的性格。 ”丁爱军同时也表示,虽然一家人不常在一起,但内心依然贴得很近……
30年来,支教教师驾驶航船,把一批又一批宁蒗学生送到了知识的彼岸。他们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实际的教学方法,比如,上课讲话慢一点、板书多一点、课堂容量少一点、爬坡幅度小一点、教学效果好一点和功夫下在备课上、效益出在课堂上、学生平衡出在辅导上、成绩出在训练上、宗旨落在育人上等。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,如:英语情感启发式教学、数学分层教学法、化学教学的“当堂理解、当堂记忆、当堂检测、当堂巩固”的速战速决法……他们还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,推行年级组长管理制、教师岗位目标责任制、骨干教师把关制,学校各项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。
为了教好学生,在30年中,支教老师中有患严重高原心脏病的,有因肾脏损坏、眼睛严重受伤,不得不提前离开小凉山,更有20多位老师,在被查出患有胃病、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后,仍然拖着病体坚持教学,胜利完成支教任务。一位学校负责人摔断了肩锁骨,在开刀住院的一周里,仍同前来看望的学校领导一起商量管理工作,一周后挂着绷带,忍着伤痛,坚持到班上课;在中考的前夕,一位老师不小心摔断了脚根骨,他到医院打上石膏,拄着拐杖,坚持到课堂给同学们上课。
由于学校严格而科学的管理,很快建立了良好的教风、学风和校风。1989年首届两个班毕业中考,一举夺得人均总分和升学率全县第一。到1993年,第一轮海安老师凯旋时,宁蒗中考已在丽江地区由倒数第一而成名列前茅。自1997年起,民族中学连续有学生考取了清华、北大等重点大学。到2002年,民中高考升学率在丽江地区连续第九年雄踞榜首。如今,宁蒗已有七人次夺取地区高考状元,本科录取率和总升学率持续位列丽江之首。更可喜的是,宁蒗贫困人口也从十几年前的16万人,大幅减少到4万左右。宁蒗人普遍感到,宁蒗教育近30年的发展,不仅超越了宁蒗现代教育的数十年历史,甚至超越了宁蒗数千年的文明史。
续写新时代智力扶贫新故事
2015年11月28日,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隆重召开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,要通过“发展教育脱贫一批,治贫先治愚,扶贫先扶智”。
2016年4月11日,海安与宁蒗两地积极响应中央号召,将教育合作推向深入:在宁蒗民族中学创建“海安班”,培养宁蒗优秀学生,引领宁蒗民族教育再创辉煌。
第九轮仍由蒋柏森带队,此前他已是第七、八两轮带队。“海安班”的“精细管理”“创新管理”和“激励管理”很有特色。他们以第一第二轮支教教师的精气神投入工作,他们还有着比前人更为开阔的视野。“海安班”最先建成班级微信群,成立“家长委员会”。少数民族家长走进学校,走进课堂,参与班级管理,主人翁意识得到弘扬,师生关系更为融洽。
李中东老师担任两个海安班的语文课。他是学校公认的“智多星”,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。为保证学生自习时间,他将晚课后面的时间改为自习课;为方便学生问疑,他坚持每晚在办公室等待;为增强学生体质,他每天和孩子们一起跑操。他把与学生谈心作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通过谈心,掌握学生知识点缺陷,调整教学进度……他自费为所教两个班的孩子每人购买一本名著或作文书,引导他们在阅读中提升人文素养。他带领科任老师深入永宁、红桥、拉伯等偏僻山村家访,对海安班贫困生资助六万多元。
第九轮支教教师徐爱辉通过微信朋友圈集资18万元,设立奖学金,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困难。高三学生英语听力差,石朗俊老师倡导成立爱心服务队,多方筹集资金为学生配备MP3,强化听力训练。“海安班”老师还注册成立志愿服务队,到民中初中部、贝尔初中和蒗渠初中做中考复习指导;集体资助民族小学5名贫困学生,每人每学期500元。
“海安班”成了一面旗帜,一个榜样。
从第一轮到第九轮,整整30年。30年来,支教老师一茬接一茬,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了心系国运、共同进步的大局精神,勇于拼搏、悉心育人的敬业精神,群体支教、智力扶贫的创新精神,知难而进、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。宁蒗支教群体先后获得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” “江苏民族团结最美人物”等荣誉。
中央电视台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、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半月谈》等国家主流媒体多次聚焦海安支教群体。2016年,丽江电视台制作大型记录片《宁海之约》宣传海安教师支教事迹。2018年11月,《南通日报》致敬改革年代“40年40人”《筑梦小凉山》特别报道接力支教30年的海安优秀教师群体。
来源:江苏文明网 责任编辑:秦春凤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《云好人》网站看到的,谢谢!请记住永久网址:http://www.yunhaoren.com